公告栏
关于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03-15  

 

关于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学校各相关单位: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以下简称“一般项目”)及专项任务项目申报工作现已开始,申报相关事项及安排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2011年度一般项目分为:(1)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9万元;(2)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7万元;(3)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者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7万元;(4)专项任务项目,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教育廉政理论研究专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专项,具体申报条件和办法另发通知。   

一般项目、专项任务项目申报具体要求,请申请者认真阅读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发布的申报通知和相关文件。

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请申请者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常速速查”栏目中查找)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本次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包括:(1)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2)哲学;(3)逻辑学;(4)宗教学;(5)语言学;(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艺术学;(9)历史学;(10)考古学;(11)经济学;(12)管理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情报文献学;(19)教育学;(20)心理学;(21)统计学;(22)港澳台问题研究;(23)国际问题研究;(24)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三、申报方式

1.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启用2011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点击“项目申报系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程序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四、申报条件

1.本次项目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

2.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申请者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规划基金项目申请者,应为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的在编在岗教师;

(2)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自筹经费项目申请者,须在《申请评审书》后附上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填写《申请评审书》中的“其他来源经费”栏。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08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项目等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以上项目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五、其他规定

1.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姓名等有关信息,否则作废。   

2.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六、申报时间及打印要求

1本次项目网络申报截止日期为4月13日,申请者须在此之前登录社科网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注册个人用户,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并通过申报系统上传申请书的电子文档经科研处在线审核确认。

2各单位科研秘书于4月18日11:00时前将本单位纸质版《申请评审书》(A4纸打印,左侧双钉装订)经申请者按要求签字后,一式2份报送学校科研处。

 请各单位教研人员严格按规定时间申报,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王曼怡 83952166

         刘延杰 83952103

         文 玮 83951839

附件:

1、关于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3、2011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申报常见问题释疑

4、项目申报重要提示

5、个人申报流程

                      科研处

                    2011年3月14日
附件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