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与宗旨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科研活动对国家和地方的综合实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高校在发展教学和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努力显示出以科技辐射为特征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成果的转化,知识与生产力的结合,使高校科研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当代科学体系的两大支柱。相对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转化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如何发挥科研优势,促进成果转化,开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如何创新科研管理体制,选贤任能,提升科研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摆在文科类高校面前的重要发展议题;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如何评价和应用高校哲社领域的科研成果,产学研如何真正实现一体化道路,这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集思广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拟于2009年12月召开“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国研讨会,邀请国内政府、高校、企业界、社会团体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聚集一堂,就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搭建合作平台,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二、 主题和主要议题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会将围绕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和管理经验总结等关键问题展开。
大会的主要议题是:
1、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如何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3、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评价体系研究;
4、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高校哲社类科研成果的需求和成果应用反馈;
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先进成果展示;
6、高校哲社类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国际化比较;
7、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8、高校哲学社会科研成果激励、科研保障机制研究;
9、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和研究品牌构建;
10、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发展展望。
三、大会安排
1、会议时间:2009年12月27日(周日)
2、会期:一天(暂定)
3、地点:北京市市区四星级酒店
4、会议规模:80人左右
5、拟邀请到会人:
u 外校人员:北京市教委、社科规划办、社科联等机构的主管部门领导、
部分外省市社科联主管部门领导、
高校科研处领导和知名教授、
研究机构领导和学者、研究人员、
其他社会团体的领导和学者等;
u 本校人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多位知名教授等。
6、参会费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费自理,会议期间的食宿由科研处统一安排。
四、大会征文范围和要求
本次研讨会将是专家学者们交流思想,共享经验和成果的一次盛会。为此,我们特向海内外学者、专家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征集学术论文。论文将通过专家评审,择优公开出版。
本次征集的论文要求围绕大会的主题和主要议题,具体说明如下:
1、论文可采用如下方式投递(具体格式要求下附)
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文档,通过筹委会办公室邮箱(cuebkeyanchu@yahoo.com.cn)提交电子文本。信箱设有自动回复功能,若未见回复信息,请再重新投递。
2、论文截止日期为2009年11月25日
3、敬请严格遵守专业精神和学术操守,坚决抵制学术剽窃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学术欺骗活动,文责自负。
论文格式要求(格式范例详见附录一):
1、论文正文总字数以40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超过8000字。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正文、摘要等为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为宜。
2、论文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来稿正文前请附不超过200字的摘要及3-8个关键词。作者姓名下方应写明联系方式,包括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请将论文标题、作者姓名、联系方式、摘要及关键词译成英文附于正文末尾。
3、请作者提供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职称职务、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话(手机)、传真、电子邮件地址。请将作者简介附于正文末尾。
4、正文表格应有表序、表头,并标于表格上方;插图应有图序、图题,并标于图下方;正文中凡涉及数学模型和公式的,请务必认真验证。
5、对正文内容的解释性说明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正文中引用原文资料,除在正文对应语句句尾以 “[1][2][3]”标记外,另于文末按标记顺序列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著作要提供作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期刊要提供作者、篇名、期刊名、年份、期号及起止页码。其中,文献类型标识用英文单字母方式表示: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A--专著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出版者、出版年或刊期(卷号)、页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引文具体出处不同的,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
范例: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五、参会时间和办法
为确认您出席会议和宣讲论文,请将报名表(详见附录二)和论文尽快通过以上电子邮件寄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并电话联系会务确认收到。同时,您可登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网络主页
https://kyc.cueb.edu.cn 查询会议通知并下载会议回执。
六、会议筹备小组联系方式
大会成立会议筹备组,组长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曼怡教授、副处长姜红。会议筹备组的具体联络方式如下:
1、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张家路口121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邮编100070
2、联系人:张嘉艳 郭金秀
联系电话:010-83951660,010-83952104
3、传真:010-83952103,010-8395216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