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关于申报2006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公告
发布日期:2006-04-17  

关于申报2006年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公告

 

一、几点说明

1、承担规划项目具备的条件:

凡有志于研究首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为首都的现代化建设和首都文化建设作贡献的理论工作者,均可申报规划研究项目。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可以直接申报规划项目,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必须具有两名相近学科的正高级职称研究人员推荐,才能申报。个人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要由单位推荐、审核后方可申报。

2申请书及相关资料

请欲申请2006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教研人员,按已公布在科研处网页上的《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网上申报须知》操作方法获取项目申请书,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工作纲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及申请书说明和管理办法。

3、限制规定

凡承担北京市“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各类项目尚未办理结项的项目主持人,均不能参加2006年北京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市教委重点项目不属于此范围。

4、资助强度和申报起始时间

按项目级别分为两类:一类是《重点项目》其平均资助强度5——8万元;另一类是《一般项目》其平均资助强度3——5万元。项目研究的起始时间:2006年7月。

5、青年项目

申请青年项目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均不得超过35周岁(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申请人当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二、项目申报具体安排

1、2006年4月10日至2006年5月9日申请人登录“北京社科规划”网首页《社科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项目网上申报系统”申报课题,已取得副高级职称(包括副高级职称)的教研人员,使用原来的“用户名”、“密码”直接登录申报。如若忘记原来“用户名”、“密码”请与本单位科研秘书或学校科研处联系获得;近期调入的教研人员和讲师职称及其以下人员,请按公布在科研处网页上的《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网上申报须知》文件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注册、申报;

2、5月9日至5月10日科研处按申报规定网上审核上报的申请书,并将申请书通过审核的信息发至申请人电子信箱,申请人接到此信息后,即按规定打印或复印申请书一式7份(其中至少有1份是原件)。5月10日网上申报停止;

3、2006年5月10日至2005年5月11日申请人向科研处报送纸质申请书;

4、2005年5月12日至2005年5月15日科研处工作人员对申请书进行复核、盖章、汇总、上报等项工作。

为保证按时向北京市规划办提交项目申请材料,请申请项目的教研人员遵照具体时间按规定份数申报,恕逾期不候。

 

联系电话:

邹昭晞:85994550(东)、83952166(西)

温胜美:85994550(东)、83952102(西)

刘延杰:65976362(东)、83952103(西)

 

 
附件信息
友情链接: